2019年發表論文
科室 | 第 一作者 | 通訊作者 | 論文題目 | 期刊名稱 | 年,卷(期):頁碼 |
ICU | 吳志松 | 鄧碩曾 | 如何提高貧血患者手術的安全性 | 麻醉安全與質控 | 2019,3(5):296-298 |
財務處 | 許敏 | 許敏 | 關于數字經濟時代下醫院會計人員轉型的研究 | 中國總會計師 | 2019年2月號總第187期106-108頁 |
黨院辦 | 孫金山 | 孫銀屏 | 瘤段切除腫瘤假體置換術聯合人工補片技術治療脛骨近端骨肉瘤對膝關節功能及預后的影響研究 | 癌癥進展 | 2019年15期 ISSN:1672-1535 |
黨院辦 | 綦振寒 | 曹建春 | 構建大型公立中醫院績效評價制度新模式 | 中國醫院 | 2019年10月77頁 |
黨院辦 | 孫銀屏 | 曹建春 |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推進分級診療的現狀與思考 |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 第17卷第20期P135-136 |
兒科 | 韋尼 | 陳自佳 | 肌肉骨骼超聲在骨關節炎中醫辨證論治中的作用探討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9):913-915 |
兒科 | 王道涵 | 王道涵 | 健脾止動湯對亞氨基二丙腈致抽動障礙大鼠皮質及紋狀體區神經營養因子水平的影響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5):422-426. |
兒科 | 薛小娜 | 劉曉芳 | 從痰瘀論治小兒多發性抽動癥 | 環球中醫藥 | 2019,Vol.12,No.5,739-742 |
兒科 | 徐方蔚 | 吳力群 | 罐藥綜合治療兒童MPP的臨床療效及對凝血功能的影響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6):552-555. |
兒科 | 陳海鵬 | 吳力群 | 吳力群教授運用調理氣機法治療小兒外感發熱的經驗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7):891-893. |
兒科 | 郝宏文 | 王素梅 | 從伏風化燥傷陰論治兒童咳嗽變異性哮喘的體會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3):71-73. |
耳鼻喉 | 李詩夢 | 丁雷 | 急癥勿忘扶正--劉大新教授臨證學術觀點芻議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7):931-933. |
耳鼻喉 | 李金飛 | 丁雷 | 耳鳴動物模型概述 | 中國聽力語言康復科學雜志 | 2019,17(1):32-34. |
耳鼻喉 | 李金飛 | 丁雷 | 復合病因法復制肝郁脾虛證耳鳴大鼠模型 |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 2019,27(5):379-381. |
耳鼻喉 | 魏然 | 丁雷 | 潤舒滴鼻油治療鼻槁療效觀察 |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 2019,27(6):379-381. |
耳鼻喉 | 遲晨雨 | 王嘉璽 | 嗓音訓練配合按摩針灸治療功能性發聲障礙的療效觀察 | 中國中西醫結合耳鼻咽喉科雜志 | 2019,(27)04,275-278 |
放射科 | 王偉新 | 能譜CT單能量結合ASiR技術對腹部靜脈成像質量的優化研究 | CT理論與應用實踐 | 2019.28(01):63-74 | |
放射科 | 劉明 | 肝氣郁結證腦白質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的研究 | 醫學研究 | 2019.10.(48)P44 | |
放射科 | 劉明 | 定量磁敏感圖成像對早期高血壓的腦鐵含量初步研究 | 醫學影像學 | 2019.12 | |
風濕科 | 韋尼 | 朱躍蘭 | 類風濕關節炎的微觀辨證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02):133-136 |
風濕科 | 韋尼 | 朱躍蘭 | 肌肉骨骼超聲在類風濕關節炎中醫治療中的作用 | 風濕病與關節炎 | 2019,8(03):52-54+59 |
風濕科 | 劉小平 | 朱躍蘭 | 補腎通絡方對大鼠膝骨關節炎軟骨修復機制的實驗研究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0):1476-1480 |
風濕科 | 丁明輝 | 朱躍蘭 | 從濕瘀論治痛風經驗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0):1519-1521 |
風濕科 | 徐江喜 | 朱躍蘭 | 從陽虛體質論治干燥綜合征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1):1693-1696 |
風濕科 | 鄭偉康 | 張宏 | 結合“微型癥瘕”理論從瘀論治膝骨關節炎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2):199-202 |
風濕科 | 卜祥偉 | 孟鳳仙 | 類風濕關節炎的中醫藥研究進展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2):297-303 |
風濕科 | 韋尼 | 朱躍蘭 | 涎腺超聲在干燥綜合征中醫辨治中的作用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9):1355-1357 |
風濕科 | 沈潛 | 朱躍蘭 | 低頻治療儀結合口服中藥治療肝郁脾虛型纖維肌痛綜合征的療效觀察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3):301-305 |
風濕科 | 韋尼 | 朱躍蘭 | 干燥綜合征微觀辨證初探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7):1033-1036 |
風濕科 | 何毓璽 | 孟鳳仙 | 糖腎清2號有效成分對糖尿病腎病小鼠PPARγ信號通路的影響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5):639-643 |
風濕科 | 張宏 | 張宏 | 中醫非藥物療法治療膝骨關節炎淺談 |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28(16):1821-1824 |
風濕科 | 丁明輝 | 朱躍蘭 | 過表達lncRNAHOTAIR基因的風濕關節炎成纖維樣滑膜細胞穩定株構建與篩選 | 醫學研究生學報 | 2019,32(03):235-240 |
風濕科 | 王正 | 張宏 | “治未病”理論在冠心病防治中的應用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01):126-129 |
風濕科 | 張紅紅 | 孟鳳仙 | 土藤草湯治療熱毒壅盛、瘀濁內阻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16):116-119 |
風濕科 | 楊蕾 | 孟鳳仙 | 虎杖對膠原誘導性關節炎大鼠滑膜PPARγ/NF-κB信號途徑的影響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39(05):591-596 |
風濕科 | 何毓璽 | 孟鳳仙 | 秦苓液對尿酸腎病大鼠腎組織AMPK/iNOS信號途徑的影響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39(12):1494-1499 |
風濕科 | 王海瑜 | 侯秀娟 | 中醫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焦慮抑郁探討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01):113-115 |
風濕科 | 張笑栩 | 孟鳳仙 | 糖腎清2號提取物調控AMPK信號通路對高糖環境下腎小球系膜細胞炎癥因子表達的影響 | 中華中醫藥學刊 | 2019,37(04):929-933 |
風濕科 | 王海瑜 | 侯秀娟 | 針灸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Meta分析 | 中華中醫藥學刊 | 2019,37(06):1399-1403 |
風濕科 | 劉小平 | 朱躍蘭 | 芍甘附子湯加味通過HIF-VEGF-ANG軸誘導人類風濕關節炎成纖維樣滑膜細胞凋亡的機制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9):4013-4016 |
風濕科 | 國生 | 朱躍蘭 | 振腹干預糖尿病前期患者32例臨床療效觀察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2):861-864 |
風濕科 | 丁明輝 | 朱躍蘭 | 活血解毒方對干燥綜合征小鼠的干預機制 | 中醫學報 | 2019,34(08):1705-1709 |
風濕科 | 袁芳 | 朱躍蘭 | 基于中醫傳承輔助平臺分析產后痹方劑組方的規律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07):16-20 |
婦科 | 貢欣 | 金哲 | 金哲“異病同治”治療薄型子宮內膜臨證思辨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4):344-346. |
婦科 | 王陽 | 佟慶 | 國醫大師柴嵩巖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癥證治思路 | 湖南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39(03):298-301 |
婦科 | 林青 | 佟慶 | 淺談通利血脈法在多囊卵巢綜合征中的臨床應用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2):1886-1887 |
婦科 | 祁冰 | 探討早孕胚胎停育與多種接觸因素相關性和胚胎停育的病因 |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 | 2019.28(6) | |
婦科 | 祁冰 | 陰道多普勒超聲檢查聯合血孕酮檢查在預測宮內胚胎停育總的應用價值 | 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 | 2019Oct | |
婦科 | 王陽 | 佟慶 | 柴嵩巖教授治療因減肥所致閉經經驗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11):1052-1054 |
婦科 | 李珊珊 | 佟慶 | 柴嵩巖診治小兒性早熟經驗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05):124-125 |
肛腸科 | 劉仍海 | 劉仍海 | 理氣通便法治療大鼠便秘合并痤瘡的實驗研究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4):493-497 |
肛腸科 | 劉薇 | 劉仍海 | 便秘的外治法治療 |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 2019,47(03):271-272 |
肛腸科 | 劉仍海 | 劉仍海 | 復方亞甲藍肛周皮下點狀注射對混合痔術后鎮痛的臨床觀察 |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 2019,47(02):203-206 |
肛腸科 | 劉仍海 | 劉仍海 | 高位肛瘺虛實結合掛線術后肛管直腸3D測壓及肛門失禁WEXNER評分結果探討 |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 2019(09):1076-1078. |
肛腸科 | 代紅雨 | 代紅雨 | 中西醫結合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合并壞疽性膿皮病1例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 |
肛腸科 | 劉仍海 | 劉仍海 | 建立肛瘺模型的動物選擇與常用造模方法分析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6):2480-2482 |
功能科 | 薛曉軒 | 劉艷 | 乳腺增生癥的中醫體質分布及其相關發病因素月體質分型的相關性研究 | 河北中醫 | 2019年4月,第41卷第4期:518-521 |
功能科 | 王朝歆 | 薛曉軒 | 胃窗超聲造影在胃石癥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 臨床合理用藥 | 2019年6月,第12卷第6A期:125-126 |
功能科 | 薛曉軒 | 劉艷 |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超聲分型及治療初探 | 影像研究與醫學英語 | 2019年1月,第3卷第1期:238-241 |
骨科 | 尉志強 | 韓良 | 經皮椎體成形術聯合阿侖膦酸鈉治療對骨質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血清B-ALP、N-MID-OT、T-P1NP及β-CTX水平的影響 | 國際檢驗醫學雜志 | 2019,40(7):835-838 |
骨科 | 方志遠 | 方志遠 | 瘀血痹片聯合甲氨蝶呤治療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Lysholm、VAS和ADL評分及血清IL-1、TNF-α、ICMAM-1水平影響 | 中國藥師 | 2019,11:2062-2065. |
后勤保障 | 劉志宏 | 劉志宏 | 不同頻次中藥口腔護理改善經口氣管插管患者口腔狀態效果的比較 | 中國護理管理 | 2019,19(10):1452-1455 |
呼吸熱病科 | 季坤 | 史利卿 | 祛風宣肺方對神經生長因子介導的人支氣管上皮細胞神經源性炎癥的干預作用及機制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42(5):389-394 |
呼吸熱病科 | 孟麗紅 | 張曉梅 | 陰益氣合劑對肺纖維化大鼠肺泡上皮間質轉化的干預機制研究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42(01):52-57 |
呼吸熱病科 | 張曉梅 | 張曉梅 | 肺結節病因病機探討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3):435-437 |
呼吸熱病科 | 張曉梅 | 張曉梅 | 三焦膜性管道論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7):1054-1056 |
呼吸熱病科 | 李扭扭 | 史利卿 | 中藥治療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菌病合并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皮炎一例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2):228-229 |
呼吸熱病科 | 郭淑娟 | 季坤 | 冬病夏治穴位貼敷療法治療呼吸系統疾病的流行病學特點調查研究 |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21(12):77-80 |
呼吸熱病科 | 于小林 | 張艷霞 | 基于因子分析及關聯規則挖掘中醫藥治療IPF的用藥規律 | 遼寧中醫雜志 | 2019,46(5):897-899 |
呼吸熱病科 | 王穎 | 馬建嶺 | TRP通道在慢性咳嗽中的作用機制探討 | 臨床肺科雜志 | 2019,24(10):1910-1913 |
呼吸熱病科 | 王瑋 | 王琦 | 益氣活血消癥方對COPD患者的療效及 TGF-β1/smad信號通路的影響 |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 | 2019,21(4):652-656 |
呼吸熱病科 | 于小林 | 張艷霞 | 基于現代文獻的IPF中醫證型及證候要素分布研究 | 世界中醫藥 | 2019,14(4):864-867 |
呼吸熱病科 | 馬建嶺 | 史利卿 | 基于“氣道神經源性炎癥-TRP通路”探討慢性咳嗽發病機制及中醫治療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7):719-722 |
呼吸熱病科 | 滿君 | 張曉梅 | 惡性孤立性肺結節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 | 現代預防醫學 | 2019,46(15):2860-2864 |
呼吸熱病科 | 董尚娟 | 季坤 | 老年風溫肺熱病肺脾相關病機特點探討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3):59-62 |
呼吸熱病科 | 董尚娟 | 季坤 | 祛風宣肺方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臨床療效觀察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4):6-9 |
呼吸熱病科 | 羅敬月 | 馬建嶺 | TRPV4-ATP-P2X3信號通路在咳嗽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研究進展 | 心肺血管病雜志 | 2019,38(10):1080-1082 |
呼吸熱病科 | 董環 | 張曉梅 | 肺纖方對博來霉素誘導肺纖維化大鼠wnt3a、β-catenin、WIF1和LRP表達的影響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09):60-64 |
呼吸熱病科 | 李佳珊 | 史利卿 | 618例慢性咳嗽患者證素特征分析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7):3193-3196 |
呼吸熱病科 | 董環 | 張曉梅 | 從狀態論治無癥狀疾病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5):2306-2308 |
呼吸熱病科 | 董環 | 張曉梅 | 姜良鐸狀態中醫學與系統科學思想的臨床解析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0):4630-4632 |
呼吸熱病科 | 韓桂玲 | 史利卿 | 痰熱壅肺型社區獲得性肺炎患者痰與炎性標志物的相關性研究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7):3017-3020 |
呼吸熱病科 | 孟麗紅 | 張曉梅 | 養陰益氣合劑對肺間質纖維化大鼠血清TGF-β1、CTGF、IL-18表達影響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1):5396-5399 |
急診科 | 劉福生 | 方曉磊 | 溫下健脾法聯合抗菌藥物治療膿毒癥的實驗研究 | 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 | 2019,26(05):533-538 |
急診科 | 沈威 | 劉福生 | 痰熱清注射液治療社區獲得性肺炎(痰熱阻肺證)的療效及安全性:基于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4):623-627+632. |
急診科 | 劉錦 | 劉福生 | 溫下健脾法對膿毒癥胃腸功能障礙大鼠腸道菌群及腸道免疫的影響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6):999-1002 |
檢驗科 | 張慧蕓 | 壽好長 | 基于文獻研究的同型半胱氨酸中醫臨床應用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1):58-60 |
檢驗科 | 韓冉 | 壽好長 | 臨床標本溶血檢測與檢驗結果報告專家共識 |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 2019年第11卷第1期 |
檢驗科 | 韓冉 | 壽好長 | 溶血指數質量指標建立與標本管理專家共識 |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 2019年第11卷第2期 |
檢驗科 | 韓冉 | 壽好長 | 中醫檢驗專家共識 | 實用檢驗醫師雜志 | 2018年第10卷第4期 |
檢驗科 | 韓冉 | 馬濤 | 地黃飲子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實驗研究進展 |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 2018年第24卷第21期 |
檢驗科 | 林博 | 劉清林 | 胰島細胞抗體和胰島素自身抗體與急性病毒感染的相關性及臨床應用 | 中國醫刊 | 2019年第54卷第1期 |
康復科 | 劉波 | 王嘉麟 | 太極拳在腦卒中康復中的作用臨床研究概述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4):622-627. |
康復科 | 吳希 | 邢佳 | 東南亞留學生針灸學PBL教學效果觀察及體會 |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 2019,11(32):76-79. |
康復科 | 邢佳 | 邢佳 | 慢性失眠癥診斷與團體心理行為治療的研究進展 | 中國全科醫學 | 2019,22(30):3762-3767 |
康復科 | 劉波 | 王嘉麟 | 小膠質細胞與缺血缺氧性腦損傷關系的研究進展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09):38-42 |
康復科 | 王嘉麟 | 王嘉麟 | 化風丹聯合甲鈷胺、針刺治療風痰阻絡型特發性面神經麻痹36例臨床觀察 | 中醫雜志 | 2019,60(17):1488-1492 |
南院區 | 李亞偉 | 曹云松 | 摩腹法加穴位點按治療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便秘的療效觀察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6):606-608 |
南院區 | 牛潔 | 趙洪杰 | 疏風解毒膠囊治療北京地區季節性流行性感冒100例臨床觀察 | 北京中醫藥 | 2019年(03期):263-266 |
南院區 | 趙志恒 | 方宜梅 | 傷寒雜病論“三附子湯”運用淺析 | 河南中醫 | 2019年39(01):1-4 |
南院區 | 趙洪杰 | 焦揚 | 成人支原體肺炎的證候特點初探 | 環球中醫藥 | 2019年(09期):1318-1322 |
南院區 | 姜敏 | 姜敏 | 華蟾素注射液胸腔灌注治療“濕熱毒證”惡性胸腔積液的臨床效果 | 中國醫藥導報 | |
南院區 | 杜華 | 曹云松 | 益腎活血方抑制足細胞轉分化減緩FSGS模型大鼠疾病進展的實驗研究 |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 2019,20(9):755-758 |
腦病一科 | 王垚 | 陳志剛 | 血管性帕金森綜合征的中西醫研究進展 | 河北中醫 | 2019,41(07):1102-1106. |
腦病一科 | 劉沖沖 | 劉金民 | 從“水飲”論治癲癇的機制探討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6):862-866. |
腦病一科 | 邱岳 | 劉金民 | 三子養親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臨床療效的Meta分析 | 吉林中醫藥 | 2019,39(01):51-56 |
腦病一科 | 張新寧 | 陳志剛 | 陳志剛治療多系統萎縮臨床經驗 | 遼寧中醫雜志 | 2019,46(12):2516-2518 |
腦病一科 | 李楠楠 | 陳志剛 | 注射用血塞通治療腦梗死恢復期瘀血阻滯證的隨機對照研究 | 世界中醫藥 | 2019,14(02):395-398. |
腦病一科 | 冉維正 | 陳志剛 | 多系統萎縮患者認知功能評估及影響因素分析 | 中國神經免疫學和神經病學雜志 | 2019,26(03):167-171. |
腦病一科 | 劉沖沖 | 劉金民 | 柴貝止癇湯及其吸收成分貝母素甲對大鼠腦內卡馬西平含量的影響及其機制 |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 2019,25(19):32-38. |
腦病一科 | 岳喜峰 | 陳志剛 | 從“伏邪”角度論治重癥肌無力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12):145-149. |
腦病一科 | 張娜 | 李楠楠 | 地黃飲子對輕度阿爾茨海默病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 中國醫藥導報 | ######### |
腦病一科 | 張娜 | 李楠楠 | 誤診為慢性格林巴利的POEMS綜合征1例 | 中國醫藥導報 | ######### |
腦病一科 | 陳志剛 | 陳志剛 | 從“久病入絡”看絡脈層次分類的必要性 |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 2019,25(07):883-884+981. |
腦病一科 | 劉燕 | 劉金民 | 散偏湯治療偏頭痛文獻的Meta分析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2):240-243 |
腦病一科 | 劉霞 | 孟繁興 | 單側頸動脈狹窄患者一級側支循環與中醫體質相關性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06):23-27 |
腦病一科 | 王瀟慧 | 劉金民 | 柴貝止癇顆粒治療難治性癲癇隨機對照試驗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2):5801-5803 |
腦病一科 | 張青 | 劉金民 | 成年癲癇患者221例中醫體質與癲癇共患病相關性分析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1):5369-5373 |
腦病一科 | 劉沖沖 | 劉金民 | 從少陽論治癲癇的機制探討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9):4227-4230. |
腦病一科 | 董笑克 | 劉金民 | 基于腸道菌群研究中醫藥治療難治性癲癇的現狀及展望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2):5801-5803. |
腦病一科 | 吳婧 | 劉金民 | 試從理氣化痰論治癲癇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4):1564-1566. |
腦病一科 | 李楠楠 | 蔡英麗 | 中藥活絡益腦方治療慢性腦供血不足的臨床療效研究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8):3821-3824. |
腦病一科 | 袁斯遠 | 劉金民 | α細辛醚對耐藥性癲癇模型大鼠腦組織中P糖蛋白與多藥耐藥基因表達的影響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17(21):3322-3325 |
腦病一科 | 聶莉媛 | 劉金民 | 柴貝止癇湯加減聯合抗癲癇藥物治療難治性癲癇痰氣郁滯證70例對照研究 | 中醫雜志 | 2019,60(18):1572-1577 |
腦病一科 | 孫江燕 | 劉金民 | 柴貝止癇湯及其主要入血成分柴胡皂苷a對癲癇模型大鼠卡馬西平腦內分布的影響 | 中醫雜志 | 2019,60(08):689-695. |
腦病一科 | 陳路 | 陳志剛 | 補腎益髓法對帕金森病腎虛髓減證患者非運動癥狀的影響 | 中醫雜志 | 2019,60(03):229-231+236. |
腦二 | 陳寶鑫 | 劉雪梅 | 健脾益腎通絡方對MPTP誘導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07):631-634. |
腦二 | 王雪 | 扈新剛 | 中醫心、血、神三者間關系的理論探討 | 環球中醫藥 | 2018,11(12):1909-1913. |
腦二 | 扈新剛 | 扈新剛 | 從中醫“心主神明”理論探討情緒調節與紅細胞調控水平相關的方法探析 | 世界中醫藥 | 2019,14(01):228-231. |
腦二 | 張昕洋 | 陳寶鑫 | 腦卒中高危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對頸動脈斑塊形成的影響及中醫證型分布特征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04):349-355. |
腦二 | 王紅梅 | 劉文娜 | 立足教學管理,全面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 2019,11(08):67-69. |
腦二 | 高強 | 賀立娟 | 中風恢復期氣虛血瘀證理論初探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17(07):1106-1107. |
內分泌科 | 董笑克 | 郭翔宇 | 辣木葉醇提物對自發型肥胖型糖尿病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影響 | 環球中醫藥 | 2019.8 |
內分泌科 | 韓藝凡 | 郭翔宇 | 理氣補腎方對DES誘發勃起障礙大鼠陰莖eNOS蛋白表達的影響 | 環球中醫藥 | 2019.5 |
內分泌科 | 丁雷 | 郭翔宇 | 糖尿病腎病嚙齒動物模型研究進展 |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 2019.1 |
內分泌科 | 黃舉凱 | 張力 | 2018(第十八屆)國際藥物警戒學會(ISoP)年會精彩速覽 | 藥物評價研究 | 2019,42(05):1038-1040 |
內分泌科 | 黃舉凱 | 張力 | 臨床研究數據與安全監查國際發展現狀與思考 | 藥物評價研究 | 2019,42(01):10-17 |
皮膚科 | 蔡玲玲 | 李元文 | 疏風解毒膠囊治療點滴狀銀屑病血熱內蘊證伴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研究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7):683-686 |
皮膚科 | 孔宇虹 | 孔宇虹 | 香柏酊外用治療頭部脂溢性皮炎濕熱證療效觀察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2):146-150 |
皮膚科 | 胡博 | 付蓉 | 槿柏洗劑抑菌效果評價及其對糠秕馬拉色菌感染豚鼠模型外周血中Th1/Th2相關因子的影響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6):831-835 |
皮膚科 | 王旭昀 | 孫占學 | 托里消痤湯對聚合型痤瘡患者TLR2、IL-4、IL-8及TNF-α影響研究 |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 2019,33(3):337-340 |
皮膚科 | 張益生 | 蔡玲玲 | 從瘀論治斑塊性銀屑病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25)122-125+141 |
皮膚科 | 陳若曦 | 孫占學 | 激素依賴性皮炎的中醫治療進展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1):250-25 |
皮膚科 | 林瑋華 | 張豐川 | 張豐川治療黃褐斑的辯證思路及臨床經驗總結 | 中醫臨床研究 | 2019,11(9):89-90 |
皮膚科 | 劉歡葦 | 蔡玲玲 | 中醫藥治療銀屑病臨床研究進展 | 中醫臨床研究 | 2019,11(9):89-90 |
皮膚科 | 都金輝 | 李元文 | 自擬墨白湯治療白癜風的臨床效果研究 | 中醫臨床研究 | 2019,11(18):68-69 |
皮膚科 | 李元文 | 孫占學 | 從“絡”探討帶狀皰疹神經痛的中醫治療 | 中醫雜志 | 2019,60(8):653-655 |
皮膚科 | 張益生 | 孫占學 | 基于劉完素“陽熱怫郁”理論論治尋常型銀屑病 | 中醫雜志 | 2019,60(18):1603-1606 |
乳腺科 | 趙立娜 | 趙立娜 | 中藥外治乳腺增生病的臨床研究概況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8,13(12):1761-1763+1767 |
乳腺科 | 趙靜 | 李桃花 | 中醫治療乳癰初起的研究進展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2):292-296 |
腎病 | 白華 | 張承承 | 孟鳳仙辨證論治類風濕關節炎經驗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10):1012-1014 |
腎病 | 張正菊 | 張承承 | 虎杖苷對糖尿病腎病小鼠AMPKα1/TLR4信號通路的影響 | 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39(11):1378-1384 |
腎病科 | 郭曉媛 | 郭曉媛 | 扶正祛風方對膜性腎病大鼠腎組織nephrin和TGF-β_1表達的影響 | 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 | 2019,04:290-292 |
實驗中心 | 陳寶鑫 | 劉雪梅 | 健脾益腎通絡方對MPTP誘導的帕金森病小鼠的保護作用 | 北京中醫藥 | 2019.7(38):631-634 |
實驗中心 | 周瑩 | 王鳳麗 | 微RNA與缺血性腦卒中的研究進展 | 醫學綜述 | 2019,25(7):3355-3364. |
實驗中心 | 劉美琪 | 馬濤 | 天芪益智顆粒對Aβ1-42誘導的阿爾茨海默病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蛋白質組的影響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6):42-50 |
實驗中心 | 張昕洋 | 劉雪梅 | 中醫藥干預NLRP3炎性小體治療腦梗死的研究進展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6):2602-2608 |
體檢科 | 曹鳳嬌 | 馬繼福 | 2015—2017年北京某中醫院醫務人員體檢數據分析及健康管理方案 | 中國臨床醫生雜志 | 2019,47(10):1249-1252 |
體檢科 | 吳夢瑋 | 吳夢瑋 | 體檢中心常見檢查項目危急值規范化的意義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20):185-188 |
體檢科 | 曹鳳嬌 | 袁尚華 | 脊柱綜合調理法治療頸源性失眠40例 | 中國針灸 | 2019,39(09):987-988. |
體檢科 | 王麗 | 袁尚華 | 中醫整體觀對癌癥預防之指導作用 |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 2019,25(11):1513-1517 |
外二科 | 張志杰 | 陳小均 | 賈玉森辨治男性不育癥經驗 | 北京中醫藥 | 2019,38(03):246-249 |
外二科 | 張志杰 | 賈玉森 | 運用“興陽法”治療男科疾病的臨床新思路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2):258-260 |
外二科 | 張志杰 | 陳小均 | 五苓散加味治療膀胱過度活動癥的臨床研究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20):112-114+118 |
外三科 | 東瀟博 | 王革生 | 伴有高血壓的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腎動脈狹窄的相關性研究 | 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21(6):580-582 |
消化科 | 史瑞 | 史瑞 | 傅延齡教授用桂枝劑治療兒科疾病經驗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1):1722-1724 |
消化科 | 韓嘯 | 李軍祥 | 基于少陽為樞理論談脾胃病從膽論治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0):1551-1554 |
消化科 | 張昔偉 | 孟捷 | 清胰利膽合劑灌腸在ERCP術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癥預防中的作用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 | 山東醫藥 | 2019,59(28):52-55. |
消化科 | 陳曉偉 | 李軍祥 | 辨證論治中藥聯合標準三聯療法治療Hp相關性慢性胃炎臨床觀察 | 時珍國醫國藥 | 2019,30(08):1931-1934 |
消化科 | 劉佳麗 | 李軍祥 | 和胃降逆方對非糜爛性反流病大鼠食管黏膜組織中肥大細胞類胰蛋白酶及相關因子表達的影響 | 新鄉醫學院學報 | 2019,36(10):901-906+911 |
消化科 | 王志愿 | 王志斌 | 基于因子分析與聚類分析對潰瘍性結腸炎中醫證候的研究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30):163-167. |
消化科 | 李曉紅 | 王志斌 | 易誤診的嗜酸粒細胞胃腸炎1例分析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29):172-174. |
消化科 | 韓嘯 | 李軍祥 | 從撰寫中藥新藥用于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研究技術指導原則看中醫藥治療的關鍵問題與優勢環節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 2019,27(07):541-545 |
消化科 | 丁龐華 | 李軍祥 | 健胃消食口服液治療240例老年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臨床研究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 2019,27(05):325-329 |
消化科 | 譚祥 | 李軍祥 | 李軍祥教授辨治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經驗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 2019,27(10):788-789 |
消化科 | 姜慧 | 李軍祥 | 李軍祥教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經驗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 2019,27(03):232-235 |
消化科 | 王喜紅 | 謝春娥 | 痛瀉安腸方治療肝郁脾虛證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的隨機對照臨床研究。 | 中國中西醫結合消化雜志 | 2019,27卷(12):887-892 |
消化科 | 姜慧 | 毛堂友 | 青黛及其復方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進展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4):740-742+746 |
消化科 | 孫中美 | 毛堂友 | 清腸溫中方聯合糞菌移植對DSS誘導的潰瘍性結腸炎大鼠腸黏膜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研究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7):1221-1225 |
消化科 | 孫中美 | 李軍祥 | 清腸溫中方通過miR-675-5p/VDR信號通路調控潰瘍性結腸炎Th17/Treg免疫平衡及腸黏膜屏障的機制研究 | 中國中醫急癥 | 2019,28(01):94-97+108 |
消化科 | 宋瑩瑩 | 張立平 | 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在中醫急診學教學中的思考 | 中醫教育 | 2019,38(04):25-27. |
消化科 | 于春月 | 張廠 | 大腸息肉的中醫體質類型分布規律調查分析 | 中醫學報 | 2019(12):2665-2668 |
消化科 | 孫中美 | 毛堂友 | 葛洪肘后備急方應用糞便治療疾病探析 | 中醫學報 | 2019,34(05):916-919 |
消化科 | 毛堂友 | 李軍祥 | 糞菌移植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研究進展及展望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07):128-130 |
消化科 | 石磊 | 李軍祥 | 基于分子機制的潰瘍性結腸炎中醫治療研究進展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04):125-129 |
消化科 | 張偉戈 | 孟捷 | 清胰利膽合劑灌腸預防ERCP術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癥的臨床研究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19):93-96. |
消化科 | 陳恂 | 張立平 | 自噬與代謝綜合征相關血管內皮損傷的研究現狀 | 重慶醫學 | 12月30日 |
心內 | 馬征 | 萬潔 | 益氣涼血生肌方對冠心病PCI術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響 | 中醫雜志 | 2019,21:1837-1842 |
心內科 | 匡武 | 焦揚 | 傷寒傳足不傳手之我見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861:1863 |
心內科 | 翟雪芹 | 李冬 | 新疆地區冠心病人群不同民族不同中醫證型間危險因素的比較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2):1823-1828. |
心內科 | 崔曉云 | 林謙 | 益氣活血補腎方治療高血壓左室舒張功能障礙60例 | 環球中醫藥 | 2018,11(12):2025-2028 |
心內科 | 李星星 | 李巖 | 慢性心力衰竭中醫證型與左室射血分數相關性的Meta分析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21:143-146+150 |
心內科 | 夏君彥 | 李冬 | 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進展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17(21):3329-3334. |
心內科 | 李冬 | 林謙 | 益氣法治療圍生期心肌病1例報道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17(10):1584-1586. |
心內科 | 胡繼強 | 崔曉云 | 益氣復脈合劑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的臨床研究 |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 2019,17(20):3073-3075 |
心內科 | 李星星 | 李巖 | 益氣活血利水方輔助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氣虛血瘀水停證的隨機對照試驗 | 中醫雜志 | 2019,6020:1741-1746 |
心血管科 | 馬迪 | 趙海濱 | 基于免疫共沉淀技術探討滌痰通瘀方對急性腦出血大鼠應激性肝損害的調控作用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138-142. |
心血管科 | 張秀靜 | 趙海濱 | 潛降顆粒聯合葉酸對H型高血壓肝陽上亢證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 | 廣州中醫藥大學 | 318-322 |
心血管科 | 史金玉 | 趙海濱 |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對心肌梗死合并焦慮模型小鼠核轉錄因子-κB介導的炎癥反應的影響 | 中醫學報 | 2383-2388 |
血液病科 | 丁曉慶 | 丁曉慶 | 益氣養血補腎方聯合康力龍治療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療效和機制探討 | 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 | 2019,33(2):62-66. |
血液病科 | 諶海燕 | 丁曉慶 | 薯蕷皂苷對耐三苯氧胺乳腺癌細胞生長的影響 | 中國全科醫學 | 2019,22(29):3570-3575. |
血液病科 | 諶海燕 | 丁曉慶 | 艾灸膈腧穴對重型再障模型小鼠免疫調控的影響 | 中華中醫藥學刊 | 2019,37(7)1789-1792. |
血液病科 | 劉雅峰 | 郎海燕 | 脾主統血與多臟腑功能效應關聯性現代釋義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8,33(8):3679-3681 |
亞健康科 | 劉洋 | 劉洋 | 健脾益腎法對慢性疲勞綜合征患者自由基代謝的影響 | 北京中醫藥 | 2019,2(38):140—142 |
亞健康科 | 李壯 | 李壯 | 慢性疲勞綜合征紅外熱成像圖像特征分析 | 北京中醫藥 | 2019,7(38):700,737 |
眼科 | 王露露 | 廖良 |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激光治療的并發癥及其防治 | 國際眼科雜志 | 2019 |
眼科 | 張陶陶 | 廖良 | 固陽化水方治療脾腎陽虛型糖尿病黃斑水腫的臨床研究 | 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 |
眼科 | 李甜甜 | 周劍 | Weill-Marchesanilike綜合征ADAMTS17基因新發突變1例并文獻復習 | 疑難病雜志 | 2019 |
眼科 | 周劍 | 周劍 | 紅、癢、腫、痛眼部問題大會診 | 中國健康養生 | 2019 |
眼科 | 夏燕婷 | 韋企平 | “韋氏三聯九針”治療視神經疾病的處方思路 | 中國針灸 | 2019 |
眼科 | 夏燕婷 | 韋企平 | 基于聚類分析的視神經炎患者糖皮質激素治療前后中醫證候學研究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 2019 |
眼科 | 康婷婷 | 夏燕婷 | 家族性視神經脊髓炎譜系疾病2例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 2019 |
眼科 | 郝美玲 | 郝美玲 | 注射用血塞通(凍干)治療視網膜中 央靜脈阻塞瘀血阻滯證的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臨床研究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 2019 |
眼科 | 高穎 | 周劍 | 滋陰養血退翳方治療復發性絲狀角膜炎療效觀察 | 中國中醫眼科雜志 | 2019 |
眼科 | 蘇艷 | 韋企平 | 韋企平從痰瘀互結論治眼科雜病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 |
院領導 | 劉姝含 | 郭蓉娟 | 淺談抑郁癥脾虛病機與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的相關性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42(09):773-777 |
院領導 | 任非非 | 郭蓉娟 | 試論抑郁癥與突觸微環境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42(08):680-684 |
院領導 | 于姚 | 郭蓉娟 | 抑郁癥的線粒體能量代謝障礙芻議 | 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 | 2019,42(07):602-606 |
院領導 | 高維 | 郭蓉娟 | 從肝脾論治郁病源流初探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2):1787-1790 |
院領導 | 任非非 | 郭蓉娟 | 肝郁脾虛證“虛氣留滯冶病機探討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2):1783-1786 |
院領導 | 郭凱航 | 郭蓉娟 | 基于肝郁脾虛證異病同治用藥規律探討“虛氣留滯冶”病機理論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2):1791-1795 |
院領導 | 高維 | 郭蓉娟 | 論七情致病“虛氣留滯”病因病機新認識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0):1490-1494 |
院領導 | 馬濤 | 郭蓉娟 | 慢性應激對大鼠脾臟能量代謝及細胞免疫功能損傷和醒脾解郁法的干預機制研究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4):497-501 |
院領導 | 李陽 | 郭蓉娟 | 醒脾解郁方對CUMS抑郁模型大鼠血清IL-8及肝臟MDA、mtDNA、ATP含量水平的影響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4):497-501 |
院領導 | 趙鐘輝 | 郭蓉娟 | 應用“諸躁狂越,皆屬于火”指導治療焦慮癥驗案一例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01):127-128 |
院領導 | 熊盈 | 郭蓉娟 | 柴胡疏肝散加減對老年抑郁癥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9):1291-1294 |
院領導 | 高維 | 郭蓉娟 | 郭蓉娟教授治療情志病合并失眠癥臨床經驗總結 | 天津中醫藥 | 2019,36(04):335-338 |
院領導 | 高維 | 郭蓉娟 | 北京市豐臺區中老年人群代謝綜合征中醫證候特點研究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 | 2019,26(05):23-26 |
院領導 | 熊航 | 郭蓉娟 | 自擬寧心安神方治療輕中度廣泛性焦慮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6):2803-2806 |
院領導 | 孫璐 | 郭蓉娟 | 寧心安神顆粒定性定量方法研究 | 中南藥學 | 2019,17(05):725-729 |
院領導 | 高維 | 郭蓉娟 | 情志病病機演變規律芻議 | 中醫學報 | 2019,34(11):2265-2268 |
針灸科 | 王立紅 | 胡慧 | 通調帶脈法針刺治療腹型肥胖患者的護理 | 護理學雜志 | 2019,34(9):45-46+50 |
針灸科 | 胡慧 | 胡慧 | 針灸干預腹型肥胖治療內分泌代謝疾病 | 皮膚科學通報 | 2019,36(2):202-206+175 |
針灸科 | 孫少馨 | 胡慧 | 紫草油走罐法治療斑塊型銀屑病1例 | 皮膚科學通報 | 2019,36(2):238-240 |
針灸科 | 王海英 | 胡慧 | 電針對腹型肥胖大鼠肝臟脂代謝及Sirt1/PPARγ通路的影響 | 針刺研究 | 2019,44(7):492-496+511. |
針灸科 | 王海英 | 胡慧 | 針刺通過抑制肝臟氧化應激改善腹型肥胖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 | 針刺研究 | 2019,44(3):189-194+215 |
針灸科 | 文嘉鈺 | 胡慧 | 從“筋”論刺治療盆底病引起慢性便秘思路探析 | 針灸臨床雜志 | 2019,35(12):68-72 |
腫瘤 | 邢姝琴 | 王亞非 | 封髓丹聯合DIA方案對骨肉瘤病人外周血T細胞亞群及血清TSGF、MIF表達的影響 | 內蒙古醫科大學學報 | 2019年10月第41卷第5期 |
腫瘤 | 楊麗惠 | 胡凱文 | 中醫外治法治療消化道腫瘤術后胃癱綜合征的Meta分析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9):1216-1221 |
腫瘤 | 楊麗惠 | 胡凱文 | 灸法治療癌因性疲乏選穴規律分析 | 中醫學報 | 2019,34(259):2708-2711 |
腫瘤 | 王曼 | 胡凱文 | 引火湯在惡性腫瘤放、化療不良反應中的應用 | 中醫學報 | 2019,34(6):1156-1158 |
腫瘤科 | 段樺 | 胡凱文 | 冷凍消融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隨機對照試驗的Meta分析 | 癌癥進展 | 2019,17(22):2656-2661 |
腫瘤科 | 孫滿強 | 周天 | 冷凍消融術治療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侵襲轉移的實驗研究 | 安徽醫科大學學報 | 2019,54(11):1746-1749. |
腫瘤科 | 張思奇 | 周天 | 外泌體與腫瘤免疫微環境的研究進展 |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 | 2019,48(01):109-112. |
腫瘤科 | 王一同 | 左明煥 | 基于調暢中焦樞機探討經方論治消化系統腫瘤術后胃腸功能紊亂 | 環球中醫藥 | 2019,12(10):1533-1535 |
腫瘤科 | 胡葉 | 左明煥 | 華瞻素注射液干預血管內皮細胞和腫瘤細胞增殖及VEGF表達的實驗研究 | 實用癌癥雜志 | 2019,34(1):1-4 |
腫瘤科 | 鄭俊超 | 左明煥 | BALB/c小鼠結腸癌血性腹水模型的建立及機制探討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4):513-515+526 |
腫瘤科 | 諶玉佳 | 胡凱文 | 肺癌患者終末期治療模式的選擇及現狀分析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3):426-428. |
腫瘤科 | 鄭俊超 | 左明煥 | 基于聚類分析總結左明煥教授治療結腸癌的用藥規律及經驗 | 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 | 2019,14(08):1057-1059 |
腫瘤科 | 吳娜 | 左明煥 | 從調暢中焦氣機論述中醫外治法治療消化道腫瘤術后粘連性腸梗阻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02):68-71 |
腫瘤科 | 王美玲 | 孫韜 | 梅花針的作用機理及臨床應用進展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05):61-65 |
腫瘤科 | 劉雙文 | 曹陽 | 溫陽益氣方對乳腺癌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9,26(03):18-22. |
腫瘤科 | 李萌 | 左明煥 | 養陰解毒含漱液治療急性放射性口腔粘膜炎陰虛毒熱證的臨床研究 | 現代中醫臨床 | 2018,25(06),5-9 |
腫瘤科 | 馮高飛 | 胡凱文 | 中藥聯合董氏奇穴治療鼻咽癌放療并發癥的理論與實踐 | 中國民間療法 | 2019,27(04):35-36. |
腫瘤科 | 周琴 | 左明煥 | 影響消化系統惡性腫瘤術后胃癱預后的相關因素探討 | 中國醫藥導報 | 2019,16(23):98-101 |
腫瘤科 | 和夢珂 | 胡凱文 | 黃芪桂枝五物湯加減治療化療手足綜合征的延伸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04):1318-1321. |
腫瘤科 | 王曼 | 劉傳波 | 基于補腎抗衰老的惡性腫瘤治療思路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6):2333-2336 |
腫瘤科 | 孫滿強 | 胡凱文 | 基于升降理論探究腫瘤的治療 | 中華中醫藥雜志 | 2019,34(10):4583-4585 |
腫瘤科 | 遲笑怡 | 周天 | 川芎對惡性腫瘤侵襲與轉移影響研究進展 | 中醫學報 | 2019,34(03):495-500. |
腫瘤科 | 孫滿強 | 胡凱文 | 基于“引火歸元”理論探究腫瘤的治療 | 中醫學報 | 2019,34(01):21-23. |
腫瘤科 | 陳雨 | 周天 | 益氣法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研究進展 | 中醫學報 | 2019,34(09):1873-1879. |
腫瘤科 | 馮高飛 | 胡凱文 | 腫瘤綠色治療理論指導下的中藥外敷法治療癌痛的思考與實踐 | 中醫學報 | 2019,34(07):1394-1396. |
腫瘤科 | 周杰 | 李泉旺 | 穿山甲對晚期原發性肝癌作用機制的研究概述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18):104-107 |
腫瘤科 | 王超然 | 左明煥 | 惡性腫瘤化療相關性便秘的中醫辨治策略分析 | 中醫藥導報 | 2019,25(08):37-40 |
腫瘤科 | 周杰 | 李泉旺 | 中醫體質辨識對腫瘤基因治療的臨床價值 | 中醫藥學報 | 2019,47(04):8-13 |
腫瘤科 | 楊麗惠 | 周天 | 基于“大病宜灸”理論探討灸法治療癌因性疲乏 | 中醫雜志 | 2019,60(14):1197-1194 |
腫瘤科 | 江洋 | 劉傳波 | 淺談惡性腫瘤患者的綠色治療模式 | 中醫雜志 | 2019(15):1342-1344 |
腫瘤科 | 孫滿強 | 周天 | 冷凍消融術對Lewis肺癌小鼠腫瘤微環境炎癥因子的影響 | 腫瘤學雜志 | 2019,25(09):774-778. |
下一篇: 2018年發表論文